当前位置:首页  |  最新动态  |  学术讲座

学术报告    从墨子到“墨子星"


【报告题目】 从墨子到“墨子星"
【报 告 人】 吴令安 研究员
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
【时 间】 2017-12-27     星期三 16:00
【地 点】 公教一楼1404

【报告摘要】

光学作为一门科学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,但我们至今还在研究光的基本性质,不断地对光有新的认识,将新的发现造福人类。而很少有人知道,关于光学的最早文字记载出自我国2400多年前的《墨经》。本报告将简要回顾墨子对中国古代光学的贡献,以及中国量子光学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史,直到2016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“墨子号”的发射。本报告也将简要介绍量子密钥分发的基本概念,并澄清媒体中流传的某些误导。 


【报告人简介】

吴令安,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,1948年随父母去英国,1962年回国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,1971分配到中科院物理所,1981留学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物理系,1987获博士学位后回物理所工作。

在非线性光学和量子光学方面发表期刊文章170多篇,引用率3000多次,国际会议特邀报告几十场,发明专利16项。其中,博士论文《以光参量谐振腔实现光挤压态》的实验已编入教科书,1986发表的Phys. Rev. Lett.文章入选美国物理学会庆祝2015国际光年期刊网光学重大突破的论文集。回国后,在国内首次实验演示自由空间(1995)和全光纤(2000)量子密钥分发,同时开始研制基于单光子的真随机数源、单光子探测器等。2005国际上首次以真热光实现“鬼”成像,2014首次以太阳光实现鬼成像,今年首次实现基于台面X光源的单光子量级鬼成像。

此外,兼职了几十年的翻译工作,翻译校对几千万字,70年代承担了几百场外国专家报告及国家领导接见外宾的口译,1979邓小平副总理率团访美时担任中科院院长方毅副总理的翻译,现任英国物理学会北京办事处顾问,《物理》和《量子光学学报》编委。曾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(IUPAP)女物理工作者工作组成员、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(AAPPS)理事、中国物理学会(CPS)常务理事兼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主任。现任CPS物理名词委员会和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的委员,英国物理学会会士。

获得2004全国三八红旗手,2013 CPS谢希德物理奖,2015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社会服务奖。


【邀请人】 张芃 教授 电话:62519201
【主持人】 张芃 教授